2017年9月27日 星期三

台灣發展電動車要急起直追



【專文】台灣發展電動車要急起直追
文/王伯仁 2017-09-25 11:52
最近媒體及外電報導,透露未來電動綠能車逐漸取代汽柴油車的大趨勢,越來愈快,歐洲已有數個國家訂下2040年代,禁用汽柴油的計劃,歐盟龍頭德國雖尚未決定,但跟進可能性很大。鄰近的中國也在快步行進,台灣卻相形蹣跚而行。
電動綠能車取代汽柴油車,已是汽車界「不可逆」的潮流,其中的關鍵技術-「電池」,已是日新月異突飛猛進,已到了完全商業化的實用地步,加上綠電的來源多元,儲電的工具優越,使電動車的發展較人們原先的預期還要快。有報導指出,2015年美國為全球電動車使用占比首位,但到了2016年,被中國取而代之,目前中國「電動摩托車超過兩億輛,低速電動車在34億輛之間」。吾人不知此統計數字是否正確(頗值懷疑),但中國電動車發展之迅速,應該無疑,而台灣以往是機車王國,發展電動摩托車也有快20年歷史,如今卻還在「起歩」階段,如和中國比較,簡直侏儒和巨人之差,何以致之?
台灣發展電動車,除了價格高昂有價格競爭考慮,需賴政府大力補助外,「公共充電基礎設施」的欠缺,是一大關鍵致命傷。以筆者所居住社區大廈為例,共2百戶,有160個地下室停車位(大部分機械式,少部分平面式)和100個機車停車位,就是沒有半個「公共充電器」,筆者和一些住戶想換購電動機汽車,卻動彈不得,在社區大會提案3年,均因無「空間」可加設充電設備,當然無解。類此狀況全台比比皆是,如何增加電動車比例?早年的建管法規沒有,近年好像也沒有「與時俱進」,沒有充電設備,如何換購電動機汽車?
或謂「抽換電池」方式可解決此瓶頸,然畢竟麻煩,不是根本之道,大概只有住「透天厝」一樓的住家有自己充電方便,其他都是「望而興嘆」,在公共充電設施付諸闕如下,或者充電設施落伍(包括充電時間長,一次充電能行駛里程短),還能奢談什麼電動車取代汽柴油車的理想?
電動車已不是什麼高科技,汽車自有世界各汽車大廠研發供應,但電動機車總可以發展甚至於外銷吧?台灣空氣品質不良,PM2.5肆虐,影響國民健康甚鉅,汙染度嚴重的數百萬輛二行程機車,亟待淘汰換成少汙染的電動機車,另有數百萬輛的四行程機車及汽柴油貨客車,也是空汙之源,這是一大塊市場,也是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管道之一,但有司機關似是事不關已,連最基礎的公共充電設備的規劃,幾乎看不到影子,這個有如「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而且是近期即將到來的重大社會經濟轉型實際問題,行政院相關部會,如內政部丶經濟部丶交通部可曾針對研討因應之道,還是如以往之都市計劃和區域計劃,房子已蓋好,才來做道路計劃?
實際而言,台灣目前已完成的建築空間或停車場,能夠妥適因應電動機汽車時代來臨的比例少之又少,近年有注重發展綠能,但又不會好好利用發展附加價值,解決部分環保問題,豈不可惜?電動機汽車時代即將來到,「充電設備」如何及早綢繆因應?看似小問,其實是大問題啊!


1 則留言:

  1. 那個電動車,就算了吧…因為政府投錢進去還是被那個「裕X」或「鴻X」綁架。
    我反而聽到美國有基金會在贊助發展「氣動車」。

    回覆刪除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