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7日 星期三

資金短缺掣肘中國“一帶一路”戰略



資金短缺掣肘中國一帶一路戰略
在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四年後,中國面臨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債務膨脹和資本外流等經濟問題,資金短缺制約著這一宏大計劃。
ANDREW BROWNE
2017 05 10 12:24
在當前投資機會匱乏的環境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標志性的外交政策倡議──恢復連接中歐的古代絲綢之路,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吸引了眾人的關注,他們希望能夠抓住這一有利商機。
根據一些樂觀的構想,中國將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建設鐵路、能源管道、港口和其他貿易基礎設施,其規模最終會令二戰後重建歐洲的美國馬歇爾計劃(Marshall Plan)相形見絀。非官方的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支出估計額高達4萬億美元。
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卡特彼勒(Caterpillar Inc.)和西門子(Siemens)等跨國公司正憧憬一場盛宴。從中亞到中東和非洲的落後經濟體正期待加入全球供應鏈的機會。
不過,在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宏大工程四年後,如今中國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債務膨脹和資本外流等經濟問題正困擾著該計劃。
不可否認的是,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項目正在推進之中:從中國至老撾的高速鐵路、斯裡蘭卡的港口設施、越南和巴基斯坦的發電站、尼泊爾的國際機場,這些地方都可以看到中國的推土機和塔吊在忙碌著。
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亞洲研究主管高路易(Louis Kuijs)計算得出,近幾年中國每年向一帶一路數十個沿線國家提供貸款總計約1,300億美元。不過,其中大部分貸款來自商業銀行。為一帶一路相關基建項目融資的兩家開發銀行總計提供了約400億美元貸款。
這樣的投資規模不算小,但較官方聲勢浩大的宣傳還有差距:潛在受益國仍在等待中國基建資金奔湧而來。
從全球范圍來看,中國的對外投資和貸款規模相當可觀;中國是僅次於日本的全球第二大淨債權國。
前世界銀行(World Bank)中國局局長、現任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資深研究員杜大偉(David Dollar)寫道,雖然一帶一路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但中國的資本似乎大多流向了其他地方。
近幾十年來,中國主要通過國家開發銀行(China Development Bank)和中國進出口銀行(Export-Import Bank of China)向非洲和拉美國家提供了巨額貸款。杜大偉在對這兩家銀行的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後發現,沒有証據表明這兩家銀行目前把習近平備受矚目的一帶一路戰略放在優先位置。
與此同時,中國公司仍主要在全球富裕國家的更穩妥市場上經營業務。
根據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和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整理的中國公司海外交易的數據,自2014年起,中國國有和民營企業對美國的投資規模超過對絲綢之路沿線60多個國家的投資總額;這60多個國家的人口總數佔全球總人口的60%GDP在全球佔比約三分之一。
中國為何有所保留?
畢竟,這將是習近平的地緣政治遺產。一帶一路項目原本旨在重現昔日中國向西方供應稀有奢侈品的榮光,同時在美歐財力匱乏並把注意力轉向內部之際,為中國承擔全球領導責任舖平道路。幾十個國家的領導人本周末將齊聚北京,出席一帶一路峰會。
這些慶典背後的尷尬現實是中國在財政上捉襟見肘。
經濟增長放緩的一個結果就是中國手裡的硬通貨減少。中國外匯儲備規模在2014年達到4萬億美元左右的峰值水平,之後隨著資本外流,外匯儲備已急劇下降約1萬億美元。
美國企業研究所常駐學者Derek Scissors表示,習近平的宏偉計劃已受到中國外匯儲備大幅下降的阻礙。此外,中國龐大的債務也給經濟帶來沉重負擔。
而杜大偉則更為樂觀,他認為中國可以利用其規模雖已縮小但依舊龐大的經常項目盈余為海外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
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預計,一帶一路計劃所覆蓋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每年所需資金達到1.7萬億美元,相比之下,到目前為止中國與該計劃相關的貸款並不多。高路易在一份研報中稱,不存在中國擠走其他放貸者的危險。
更為危險的是,中國國有銀行會將資金投向海外劣質項目;在國內這些銀行以融資決策草率而聞名。對這些本應成為一帶一路計劃受益方的銀行而言,這可能是災難性的。批評人士稱,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意在通過貸款將中國周邊脆弱的小國家與其自身經濟捆綁在一起。
誠然,這些風險尚處於初期階段。一帶一路倡議下成立的機構──總部位於中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簡稱:亞投行)、新開發銀行(New Development Bank)以及絲路基金(Silk Road Fund),放款力度正在加大。這三家機構的資本總額達到2,400億美元。
但是,如果當前的融資趨勢持續,習近平版的馬歇爾計劃可能並不像所宣傳的那樣具有革命性。
眼下西方正陷入深刻的經濟自我懷疑,美國和歐洲沒有余力去對抗習近平的大膽倡議。從經濟角度看,這項倡議顯然將給地球上某些被忽略的角落帶來好處。
盡管北京宣稱一帶一路倡議可能帶來種種好處,但目前看來,這項精心規劃的藍圖也揭示出,中國借助一帶一路來擴大國際影響力的可能性有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