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1日 星期二

228 的《上海公報》談判過程



228 《上海公報》談判過程

(Ajin 開口)

不要忘記! 下星期就是 2017 228

1947 02 28        228事件           70週年,
1972 02 28        上海公報          45週年,
1980 02 28        林家血案          37週年,

底下這篇報導,有關季辛吉的角色扮演,需要看更多美國學者的英文研究才更完整。事實還有更多爭議的細節,尤其有關 recognize (承認) acknowledge (認識到)兩個英文字的爭辯。季辛吉原本答應周恩來的是 recognize,這就牽引出後來在美方政界產生一些鬥爭的刀光劍影,底下文章完全沒有披露。但由於尼克森考慮到隔年(1972)連任大選的因素,不敢冒險衝太快,一步到位,所以最後才沒有採用 recognize (承認),改用 acknowledge (認識到)。

也因為經過這一修改,有這個保險,才能容許後來產生雷根的六項保證,如今變成共和黨黨綱,以及明文記載於美國國會議案內:美國不會正式承認中國對台灣的主權。(The United States would not formally recognize Chinese sovereignty over Taiwan.)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





美中如何談判《上海公報》的 一中政策           / 汪浩
「上海公報」發表45周年後,季辛吉預期的那個新「歷史時期」來臨了嗎?川普的真正目的可能不僅是為了重新談判美中貿易關係,崛起的中國希望重新建構亞太國際體系,而美國不能容忍中國在亞太地區與之爭霸,這才是美國新政府要重新審視「一中政策」的原因。(資料照,取自中國評論月刊網路版)
2017113日,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他看見北京在匯率與貿易措施上有所進步之前,不會恪守「一個中國」政策,「每件事都在協商,包括一中」。2017117日,歐巴馬總統的副國家安全助理羅茲警告,「一中政策」不可談判,某種程度上美中整體關係受到「一中政策」約束,它是「上海公報」的基礎,所以已經經過談判。但是,「上海公報」實施四十五年後,美國真的不能重新審視「一中政策」嗎?我們先回顧一下1972年美中談判「上海公報」的過程吧。
1972228日,中國在「上海公報」中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早已歸還祖國,解放臺灣是中國內政,別國無權干涉; 中國政府堅決反對任何旨在製造『一中一臺』、『一個中國、兩個政府』、『兩個中國』、『臺灣獨立』和鼓吹『臺灣地位未定』的活動」。而美國則聲明「美國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它重申它對由中國人自己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關心。」四十五年來,美國一再重申它的「一中政策」,但是,美國雖然認知「所有中國人都認為臺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卻從未正式承認過「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這兩者之間的差異,必須從1971年季辛吉訪問北京開始說起。
19711020日到25日,季辛吉第二次訪問北京期間,同周恩來舉行了10次、大約共25個小時磋商,包括討論美中「聯合公報」(又稱「上海公報」)。1021日,周恩來要求季辛吉澄清「美國政府所表述的政策是仍然希望維持『臺灣地位未定』的觀點,或者美國政府的政策是臺灣已經屬於中國並且是中國的一個省?」季辛吉當時回答「我們對全體中國人民主張只有一個中國以及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沒有異議。因此,我們不會堅稱這個問題的地位未決。如何能夠清楚表達這一點的確困難,但是我們已然準備在可能發佈的公告中注明全體中國人主張只有一個中國這個事實。所以,這就是本屆政府的政策。
1022日晚,應周恩來的要求,季辛吉將美方「聯合公報」草稿交給了中方,該草稿首次正式提出「美國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美國政府注意到這一立場」。其實,這一提法最早在1950年代中美國國務院的內部討論文件中就已提出,季辛吉這次訪問北京前,他的助理羅德建議他採用這個提法。季辛吉事後認為「沒有比這個模棱兩可的提法使周恩來印象更深刻了。按照這個提法,我們雙方在將近十年內都可以對付過去。」他當時預見這個提法可以對付十年,沒想到它卻對付了四十五年。
1024日晚上,根據毛澤東指示,周恩來提議在臺灣問題上雙方各自表述立場。實際上,中國希望通過公報在臺灣問題上把美國套牢,因此,各說各話並非指美方可以自由表述它的立場,而是只能採用經過中方同意的表述。季辛吉當即明確接受,但他有特別點出,公報上可以寫的將不同於尼克森向中方承諾的,希望中方理解並且信任美方,美方可以做的比可以說的要多得多。周恩來要求美國在公報中表述四點內容:「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美國將鼓勵中國人依靠自身通過和平談判解決這一內政問題」,「不實施或支持任何旨在將臺灣分離中國的活動」,以及「美國從臺灣撤軍」。對此要求,特別是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的表述,季辛吉表示難以接受。1025日上午9點,美方完成了「聯合公報」第二稿的修改。除了保留原稿中的第一句「美國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外,美方第二稿改變了中方要求美國作的陳述:它刪除了有關美國不支持「臺灣獨立運動」或任何將臺灣分離中國活動的承諾。
1026日凌晨4點,季辛吉又提出美方的第三稿:「美國方面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它強調它的觀點是,中國人應當通過和平方式實現他們的目標。」季辛吉強調,此點還需要請示尼克森後再作確認。於是,草案中關於美國「一個中國」的政策表態懸而未決。周恩來表示,美方希望將目標模糊化,但中方希望具體化、明確化。其實,雖然採用雙方各自表述立場的方式,但雙方從沒有對中國立場的表述作什麼討論,卻對美國立場的表述反覆討價還價,如此一邊倒的外交談判,真是舉世罕見。
為了確保尼克森的訪問萬無一失,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海格先於197213日訪問北京,海格要求修改公報中有關臺灣問題的表述,比起季辛吉在197110月帶回美國的草稿,「不要那麼真實,不要那麼準確」。海格將美方新擬的草案交給了周恩來。按照毛澤東的指示,16日晚11點,周恩來與海格進行第二次會談,雙方就美方陳述達成了一些共識。海格接受「美國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周恩來希望美國能夠聲明: 和平解決臺海兩岸統一的問題是美國的「希望」;但海格堅持要申明這是美國的「關心」,而且堅持使用「重申」一詞,表示這是一項具有連續性的義務。
19722月尼克森訪問北京時,為了盡快結束越戰,他對毛澤東和周恩來許下了許多秘密承諾,嚴重出賣臺灣的利益以換取中國支持美越和約。1972222日,尼克森對周恩來重申了19717月季辛吉所作的秘密承諾:「第一,中國只有一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份。以後不會再出現臺灣地位未定的聲明。第二,我們從未支持,將來也不會支持臺灣獨立運動。第三,我們不願日本進駐臺灣並會勸阻日本那樣做。第四,我們將支持臺灣問題以任何可能的和平方式解決。與此相關的是我們不支持臺灣政府任何採取軍事反攻大陸的企圖。最後一點,我們尋求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正常化。」對此,周恩來只簡單地說:蔣介石仍「相信一個中國」,「這一點我們可以好好利用」。他向尼克森提出「希望」能在尼克森第二任內「解放臺灣」,因為「蔣介石來日無多」。周恩來拒絕承諾和平解決,但他告訴尼克森,中國並不要求美國把蔣介石拉下來,中國可以自己把他解決。尼克森追問是否以和平方式?周恩來回答說:「是,我們有信心。」
當時,周恩來和尼克森先後進行了五次小範圍會談,其中北京四次、上海一次,總計18個小時。會談圍繞美國對臺灣問題的政策承諾,「聯合公報」的起草和未來兩國交往的具體事宜進行。尼克森在會談中再三強調,他能做的比能說的多,他提出:雙方尋找一種措辭,既可以滿足中方的要求,即表示出雙方解決臺灣問題的進展和收穫;又不能授人以柄,讓人看起來是美國總統跑到北京出賣了臺灣,使得美國國內的那些反對派聯合起來,破壞整個美中關係正常化進程。
222日上午10點,季辛吉和喬冠華副外長討論公報草案,季辛吉輕描淡寫的問喬冠華:「你們是否願意在公報中聲明將以和平手段,而不是軍事手段,主張對臺灣的主權。」喬冠華回答:「那違背該問題屬於內政事務的原則,不能接受。」季辛吉很體貼的說:「我也因為如此,而沒提出來。」季辛吉當時認為「聯合公報」是實現長遠發展的權宜之計,前提是尼克森能夠連任並有能力履行承諾。然而,中方認為「聯合公報」是指導中美關係未來發展的書面承諾,無論領導人更迭與否,其效力和約束力遠遠大於口頭承諾。
224日上午,尼克森和國務卿羅吉斯一行去遊覽長城,而季辛吉和喬冠華則進行「真正的談判」。喬冠華指出,中方對美方草案有三點異議:第一,新草稿將「美國方面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中的「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改為「臺灣在歷史上一直是中國的領土」。這種倒退的說法,中方無法接受。第二,新草稿把原來美方對由中國人自己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持久的關注」,改為美國「重申其立場」。更改後的用詞,態度過於強硬。第三, 新草稿中指出對臺灣問題的解決「應當」通過和平的方式實現,但「應當」一詞「看上去像一種命令,置我們於一種尷尬的境地」。季辛吉答應同尼克森商議後,下午提出修改方案。
224日下午3點,季辛吉帶來了修改後的提案:「美國方面聲明:美國認識到,臺灣海峽兩岸所有的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它重申它的觀點,即臺灣和大陸的最終關係不是由美國決定的事務。它相信,有關方面對臺灣問題的和平解決將會極大緩和遠東的緊張局勢。」對此,喬冠華表示,他將向周恩來匯報,並在晚宴後回覆美方。
224日下午,周恩來與尼克森會談,周主動指出,中方希望尼克森成功連任,因此,不會在起草「聯合公報」時故意難為尼克森,他表示「你們有你們的困難,我們也有我們的困難。」但「我們也能夠勸說我們的人民,因為毛主席的領袖威望」。尼克森一直以為周恩來關注的焦點是美國在臺灣的駐軍,所以反覆強調從臺灣撤軍的承諾,但周恩來卻意不在此,他要求確認,美國不支持、不允許、不鼓勵在美國或臺灣的「臺灣獨立運動」。對此,尼克森表示,「不允許」發生「臺灣獨立運動」超過了美國的能力範圍,美方所能做到的是「不鼓勵」;不過當美國軍隊仍然駐紮臺灣時,則盡力做到「不允許」。此外,尼克森還承諾:沒有任何美國人或美國機構,以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向「臺獨」運動提供任何鼓勵或支援。如若中方將這類活動的任何資訊通知美方,美方都將竭力阻止。
224日午夜之後,喬冠華帶來了新的一稿,他首先逐句指出了不同意見,第一句中將「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改為「一部分」,中方理解美方的難處,願意做出讓步,但將在中方對臺灣立場表述中堅持「一個省」。關於第二句,既然美國已經表示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部事務,卻又談及臺灣和大陸的最終關係,這就暗示出兩種可能性:一種是臺灣從中國分離出去,另一種是回歸祖國的懷抱。如果把「臺灣和大陸的最終關係不是由美國決定的事務」這句話寫入「聯合公報」,就會給中國人民以這樣的印象,這是中方不能接受的,希望能夠將此句刪除。對於中方的反對意見,季辛吉當即表示同意。
225日晚,尼克森的答謝宴會之後,毛、周兩人研究決定接受季辛吉的最新草案,即:「美國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它重申它對由中國人自己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關心。考慮到這一前景,它確認從臺灣撤出全部美國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的最終目標。在此期間,它將隨著這個地區緊張局勢的緩和逐步減少它在臺灣的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季辛吉十分滿意這寫法,他立刻讓人把這一段列印出來,送給隔壁樓裡的尼克森。當晚1050分,尼克森和季辛吉逐字逐句地研究了這份草案,他們認為,已經達到了美方的基本目的。
226日,在從北京去杭州的飛機上,國務卿羅吉斯才拿到了草案。羅吉斯對尼克森表示,「聯合公報」不理想。他把一份由助理國務卿葛林準備的單子交給尼克森,列舉出「聯合公報」中應該修改的地方,竟多達15處。季辛吉認為羅吉斯和葛林的激烈反對是「吵吵鬧鬧」,但「無足掛齒」。可是,尼克森覺得,他不能忽視國務院的意見,也不能帶領一個意見分歧的代表團回國。尤其是葛林在「一個中國」的文字中發現了危險,葛林指出,講「所有的中國人」並沒確切反映事實,因為臺灣的居民只有少數人自認是中國人。如果「所有的中國人」指的是社會上、文化上、種族上的華人,那麼幾乎島上每個人都可歸進這一類,可是這一多數人並不同意臺灣屬於中國
226日晚10點,季辛吉在杭州緊急約見喬冠華,提出羅吉斯對「一中政策」表述的三點修改意見:第一,把「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一句中的「所有中國人」改為「中國人」;第二,把「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中的「立場」刪掉;第三,「它重申它對由中國人自己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關心」一句中,在「中國人」前面加上一個定語——「臺灣海峽兩岸的」。喬冠華向周恩來請示後態度強硬地表示,這份尼克森首肯的草案,也已經在226日清晨獲得毛澤東的批准,但美方卻又提出這麼多重大的修改,若美方堅持這些修改意見,那麼,這份「聯合公報」恐怕難以按時完成並簽署。喬冠華痛罵季辛吉竟然暗示在臺灣有人可能不會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或是不覺得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季辛吉退讓了,有關美國「一中政策」的表述沒有做任何改變。227日清晨,中美雙方批准了這份「聯合公報」,228日,雙方在上海正式發表的這份「聯合公報」(故又稱「上海公報」),確定了中美新關係的開始。
過去四十五年來,美國的「一中政策」不是出於對中國的同情,而是基於對中國實力與意圖的估計,從美國所處現實出發、為美國國家利益設計的。它反映了1970年代的景況,正如197216日毛澤東所言「基本問題是:無論美國也好,中國也好,都不能兩面作戰。」美中這兩個意識形態和政治體制完全不同的國家存在著巨大的分歧,而戰略利益促使它們走在一起。當時雙方都需要進行戰略收縮,以便集中精力對付主要敵人蘇聯。
但是,2017年的現況與1972年的景況大不相同,19722月,尼克森出發去北京前,季辛吉告訴尼克森「他們同俄國人一樣危險。事實上,在某個歷史時期,他們會更加危險」。對於美國而言,「20年以後,您的後繼者如果像您一樣明智,就會倒向俄國人那邊來對付中國人。」而且,季辛吉深信「如果中國更強的話,它就不會這樣一心一意地尋求同我們改善關係了。」季辛吉認為,中國的領導人是「最不動感情的推行均勢政治的人」,他們諳熟中國悠久歷史中「以夷制夷」的方略。「上海公報」發表45周年後,季辛吉預期的那個新「歷史時期」來臨了嗎?川普的真正目的可能不僅是為了重新談判美中貿易關係,崛起的中國希望重新建構亞太國際體系,而美國不能容忍中國在亞太地區與之爭霸,這才是美國新政府要重新審視「一中政策」的原因
*作者為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博士


10 則留言:

  1. fyi

    Q (Green): When the President went out there, the Shanghai communiqu# was pretty well
    formulated.
    HOLDRIDGE: Yes. The big problem was the wording of that one paragraph on Taiwan.
    Q (Green): People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you eventually did come up with a
    satisfactory one.
    HOLDRIDGE: We changed it from “all people” to “all Chinese.” That was on the morning of
    the communiqu#, just before it was issued. There was a last minute scurrying around. This
    was because there were many people on Taiwan who do not call themselves Chinese.
    They call themselves Taiwanese. If we had said, “all people,” this would mean that the
    Taiwanese had also maintained a position of one China and that Taiwan as a part of it,
    which is not necessarily the case. If you said, “all Chinese,” this gets you into something
    else again

    source: Interview with John H. Holdridge
    https://cdn.loc.gov/service/mss/mfdip/2004/2004hol02/2004hol02.pdf

    by ccc

    回覆刪除
    回覆
    1. Indeed. the term Chinese (on Taiwan) was refering to those who exiled from China Mainland to Taiwan along with the KMT CKS government in 1949. Holdridge pinpointed very accurately.

      刪除
  2. 所以,上海公報中,「台灣問題」是什麼?

    回覆刪除
    回覆
    1. 當1971季辛吉與周恩來開始見面之初,周恩來那句簡單地說:蔣介石仍「相信一個中國」,「這一點我們可以好好利用」,確實後來就憑這句把台澎與美國都套住了。

      上海公報之前,國際上沒有所謂台灣問題,因為代表一個正統中國坐在安理會的是蔣介石,台灣只不過是被佔領著。

      但從1949以後,國際一直存在著中國代表權的問題。在2758之前,已經數度拋給蔣介石用其他名義續留在UN的可能了,包括台灣,中華台灣或任何其他名稱,一概都被蔣介石否決,因為蔣介石說他才是正統中國的代表。

      1971年UN2758處理中國代表權的問題後,接下來就直接碰到蔣介石佔領在台灣的問題。所以上海公報所提的當然就是領土與人民的管轄問題囉!注意:UN有權處理代表權的問題,UN卻無權處置台澎領土該如何歸屬。光憑這點就可以非常放心地說,UN根本不認為台澎領土該歸屬於中國,要不然2758號決議文就可以順便帶進概括了。

      記住:2758僅處理中國代表權的問題,因為是取代ROC而已,所以PRC根本不必申請新會員加入UN,不必受安理會審理,要不然蔣介石就可以否決了。

      刪除
    2. 換句話說,中國代表權的問題,是一個中國問題,與台澎領土歸屬是根本風牛馬絲毫沒有關係。這點2758號也說得非常清楚了。但季辛吉卻繞道,要設計把這議題污了,所以策劃出上海公報。

      然而,上海公報其中不用 "承認" ,卻用 "認識到",僅因為尼克森的連任自私考量,不敢太嗆,否則只要尼克森同意用 "承認" 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那全部就完蛋囉!

      因為台澎領土地位的管轄與歸屬,以國際法來看,確實在SFPT之後,一切都集中交在白宮主人的手中,一切就由白宮主人行使總統大權就可以決定。

      這些在椰數下都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擅述過了。網友可以自己挖掘,太多內容了。



      刪除
    3. 但是公報不屬合約,只有當下任期期間適用,所以只要下任不追認,也就失效了。
      就像前一陣子老共一直要川普承認三公報一事...

      不知道我這樣的認知是否正確?

      刪除
    4. 好像是這樣,所以每次新白宮主人都需要重申一次三公報。不過第一次是設定走勢方向的,所以當初尼克森不用"承認",坦白說,上帝照顧疼惜台澎啦!

      畢竟 "一中" 與 "台澎" 在白宮的看法是分開的議題,但在北京還是故意要搞混,只因為台灣有個ROC的稱呼,所以依然把一中包括台澎,這樣就可以把台灣納入在一中框架內。

      關鍵問題是美中各持立場,已經超過70年。所以當下可以下定論的是:台澎的領土歸屬,絕對不是可以如北京所聲稱的如意,也不是白宮敢獨自處理。

      依據國際法,川普是有權可以做出兩種選擇:宣布台澎是PRC領土,或者宣布台澎不是中國一部分,該由台灣居民自己決定領土歸屬。

      然而,川普算是70年來唯一對這議題 ”一中” 掀開潘朵拉這罐虫的白宮主人。這個議題就繼續拖下去。

      刪除
    5. 了解。謝謝。
      不過川普如果要宣布台澎是PRC領土,是否已抵觸對台六項保障及台灣關係法?
      尼克森之後的大總領對台的權利好像是被圈住了。

      刪除
  3. 這句話我很懷疑季國賊真的說過嗎??
    "20年以後,您的後繼者如果像您一樣明智,就會倒向俄國人那邊來對付中國人"
    而現在不是20年後,而是快要50年後了,近代無論那任美國總統上來,季國賊總是要幫中國宣稱一下主張,而且國務院200%的買單. 眼下第二次太平洋戰爭的火藥味都已經出來了,美國的外交界還是活在聯中制俄?

    WHO快十年前的年會上,中國籍會長硬指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論點,被美國衛生部長當場打臉還記得嗎
    "無論聯合國的任何機構或聯合國本身,都沒有權力決定台灣的歸屬"
    在美國的習慣性模糊的外交聲明之中,很少措詞那麼明確而且強硬的談論某一個外交議題,而且不是國務院的直接發言,可見的當時WHO撈過界的多嚴重,只是潘小雞似乎忘了有這碼子事,後來也支持中國的主張而被修理一頓.

    讓人擔心的是川普週圍的親俄派或知俄派,或聯俄制中派在佛林將軍違法辭職後,整體的氣勢受創不輕,而且"我們的一個中國"雖然是否定了中國想擴大解釋的主張,但也有一種外交政策被拉回季國賊套路的感覺,這樣聯俄還聯不聯的成? 到底最後會變成第二次太平洋戰爭,還是第三次世界大戰?

    季國賊如果當時把公報的賣台內容寫進去,那早晚得像中英香港協議那樣進行主權轉移談判,最後必須簽署條約才能"移交",而這份條約還必須經過國會同意才會生效,當時真的做到這一步,那季國賊可能得先上法院為其叛國行為辯護了; 尼克森的自保之道也恰好保住了季國賊的未來,只是對台灣來說就是很難跟國務院建立穩固的互信.

    回覆刪除
  4. Bellwoody大大所言甚是。俺對那句,也深表懷疑季辛吉會如此說。如果當初是用"recognize",那麼整個今天的東亞局勢是完全不同,也不必老季用這種神仙妙算20年後的說法了。

    俺詢問水晶球,水晶球倒是給個很邏輯的答案:一切取決於中國經濟型態,內需市場是否可以從黨國手中脫離。

    若黨國依然高度管控,那麼一旦川普更進一步的進口緊縮時,中國經濟壓力一定變成大問題。屆時很可能就必須釋放市場掌控,讓外資進入掌控部分中國內需市場運作,這樣才不致於釀成大禍,但這對京爺們來說,簡直是自宮。聯俄制中的高潮點會在這時突顯出來,這點是川普爺可以計算在內的好棋。所以北京所面對的是相當不容易下的棋盤。

    這些現象都在2018以前就會呈現,就看川普爺要修理中國貿易的進度能多快了。但要在一個前提之下才有效,川普不要因為他的大嘴巴,自己先搞砸了。

    回覆刪除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